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曾说:“文学是有光亮的,如灯照亮人性,照亮生活,照亮我们的心灵。”从北疆林海到西南边陲,从千年古都到红色圣地,从滨海明珠到巴蜀内陆,“文学在哪里,工作就做到哪里”。作为中国作协深化改革成果之一,中国作协创新开展公共文学服务和文学志愿服务,加强对主管文学社团的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做好作家权益保护与版权开发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面向社会大众,根植基层擦亮公共文学品牌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张宏森在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重心下移,精准供给,坚持开放共享,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扩大有效工作覆盖。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学活动和文学志愿服务,搭建更多文学志愿服务平台。创新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基层作协组织活力,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公共文学服务品牌,广泛培育文学爱好者和阅读者,巩固和发展文学的群众基础。
从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举办的首届中国作家“文学周”2018年10月在重庆拉开帷幕至今,“文学周”系列活动已在重庆、辽宁、陕西、山西举办四次,成为举办省(市)年度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综合性文学活动。历次“文学周”组织论坛、讲座、见面会、图书捐赠等各类文学活动共计50余场,直接受众数万人,社会反响热烈持久,示范带动效应凸显。作家东西表示:“通过文学周,想告诉作家和读者中国当代文学是勇于思考、探索,与现实密切相关的文学”。
鲜明的文学气质、强烈的时代精神、厚重的历史底蕴、浓郁的地域风格,“文学周”既咬定青山,又常办常新。2021年“陕西文学周”和“山西文学周”分别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启航新征程”为主题,在省会城市设主会场,多个地级市设分会场,利用城乡文化空间开展一系列主旋律、正能量、有创意的公共文学和文学志愿服务,形成全社会参与、“一核多面”的活动布局,名家荟萃的“文学周”真正成为文学爱好者的盛大“节日”。
2021年6月8日,中国作家“陕西文学周”在西安启动
近年来,由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主办的“中国作家”文学公开课、“名刊名编走基层”、“美好生活基层行”等品牌活动足迹遍布全国,构筑起“没有门槛和围墙”的公益课堂,推动文学进校园、进社区、进书店、进行业企业、进少数民族地区、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以及大湾区建设前沿,给基层群众带来丰沛精神滋养,使新时代文学化作生活中用而不觉的“空气”和“阳光”。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源头活水。去年,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主线,在具有农村改革光荣传统的山西吕梁、长治开展“乡村振兴·文学在场”专场文学公开课,邀请知名作家刘醒龙、付秀莹为基层文学爱好者传授写作经验,联合中华文学基金会“育才图书室”向36所中小学校捐赠图书7万册。举办地负责人表示,新农村建设正从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化,这一举措将成为乡村文化振兴新亮点。
作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发起单位之一,中国作协大力提升优质内容供给,推动全民阅读、文学阅读理念广泛传播。
2021年“4·23”世界读书日,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联合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联合发起“书香中国·文学有我”全民阅读温州行,随着上千盏“全民阅读之灯”共同点亮,启动仪式现场星光熠熠。10项主题活动、36项特色活动精彩纷呈,创新创业之城书香浓郁。
目前,社会联络部开通了“中作社联”抖音、头条号,并在线上开展“喜迎建党100周年·重温文学经典”朗诵征文、“让孩子爱上阅读”话题互动等群众性活动,联合团中央举办“世界读书日·一起读党史”主题网络直播,打通文学普惠大众的“毛细血管”,让更多更好的作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弘扬志愿精神,引导广大作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文学工作者是时代的记录者,也是参与者和建设者。
用真情,为人民,写英雄,是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之“最美志愿者”蒋巍一贯创作态度,并且他还以极大热情投身于志愿服务事业:“作家,天然就是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服务人类的志愿者,这种服务不仅在书斋,而且在作家心灵之光抵达的所有地方,在劳动者奋斗的所有地方。”
“志愿者”是光荣的称号、崇高的使命,开展文学志愿服务,更是做好新时代作协工作的应有之义、应尽之责。近年来,中国作协将文学志愿服务作为密切联系群众、加强政治引领的重要途径,开拓文艺新境界,彰显文学新气象。
“通过与基层读者坦诚深入交流,我感受到他们对文学的关注和喜爱,真切体会到文学以心见心的力量。”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奖者冉冉为大连沙河口区居民授课后感慨地说。
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以品牌活动为平台,邀请知名作家、优秀中青年作家、新文学群体和网络作家参与文学志愿服务,引导文学工作者心系民族复兴、弘扬行风艺德、履行社会责任。
2021年4月23日,“书香中国·文学有我”全民阅读温州行活动启动
2020年7月,中国作协面向文学界发出《关于开展文学志愿服务的通知》。目前,已有多家中国作协团体会员单位成立文学志愿服务队伍,相关工作体制机制逐步健全。
江苏作协志愿服务队走进中小学校园、残疾人托养中心、对口帮扶贫困点进行阅读交流、爱心陪伴和捐赠;陕西作协举办“陕西优秀青年作家进百校”“小文学陕军进作协”,培育文坛新苗;贵州永利集团304am登录与出版社、媒体、书店合作“精读堂”,做经典阅读的“引路者”……
大江南北,文学志愿服务落地开花,蔚然成风。
“文学志愿服务示范性重点扶持项目”青铜峡作家之家“青年文学创作人才培养计划”组织文学志愿者采访乡村新风新貌
为进一步推动文学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2021年,文学志愿服务示范性重点项目扶持工作首次开展,通过资金支持、项目指导、宣传推介等方式,重点培育一批优秀文学志愿服务项目。一年来,全国37个受扶持的单位组织各类文学志愿活动300余场,成为作协工作在基层的有力抓手。
坚持守正创新,强化对文学社团行业管理和服务
今年1月,《民政部关于表彰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的决定》正式发布,授予中国茅盾研究会等281个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和基金会“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
中国作协主管16家文学社团是党的文学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重要依托,是文学事业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参与者,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增进群众文化福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固本培元,党建为先。社会联络部根据各社团实际,加强分类指导,充分发挥社团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重新指定社团党支部班子成员、要求每季度研究社团党建工作制度、组织社团党支部书记参加推进中国作协机关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组织会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社团生态风清气正,党支部建设和学习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凝聚力、战斗力逐步增强。去年,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简报刊发中国作协以党建促进社团管理的先进经验。
如何找准工作发力点,推进社团各项工作纵深发展?
——定制度、管长远,引导社团规范化管理
新制定《中国作家协会社会团体管理办法(试行)》,完善会员发展、活动组织和人财物管理等方面制度流程,印发《中国作家协会主管社团资助管理办法(试行)》等规范性文件;高质量完成民政部中国社会组织政务管理平台行政事项联合预审;严格活动审批,提前化解意识形态风险;落实巡视整改要求,解决社团负责人超龄问题,扎实推进社团换届;组织开展专项清理核查,确认无“僵尸社团”,撤销不符合章程规定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为社团肌体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广调研、补短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在认真接待来电来访,细致做好服务咨询的基础上,开启两轮社团走访调研,了解各社团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社团管理“隐患”“堵点”;举办中国作协社团工作会议暨业务培训,邀请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专家现场授课,在学习交流中明晰“干什么”“怎么干”;针对群众反映多、解决阻力大的问题,多次与民政部有关负责同志恳谈,主动寻求政策支持;以现场办公会形式指导有关社团换届,梳理讨论,攻坚克难。
——抓业务、重实效,拓展思路谋划新发展
业务能力建设是社团发展的生命线。社会联络部组织社团申报国家级优秀社科社团奖励性补助,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理论创新。立足新时代,各社团牢记“国之大者”,放宽文学视野,发挥优势所长,积极融入社会合作治理。
如今,徜徉于温州寓言小镇,到处见文化,俯拾皆寓言。
2021年,中国寓言文学馆和中国寓言文学最高奖“金骆驼奖”落户温州瓯海,成为文旅融合的亮丽名片。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参与“城市IP”打造,正是社团创新发展的生动体现,而类似案例在各社团中并不鲜见:
中国散文学会党支部与“全国文明村”诗上庄村党支部“结对子”,挖掘当地人文资源,推动文学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华诗词学会启动“浙江诗路文化带”“中华诗教深圳示范区”项目,创立诗教“样板课”“示范校”,弘扬优秀传统,建设精神家园。
“社会联络部努力做好社团‘娘家人’,助力各社团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在精神共同富裕路上焕发蓬勃生机,释放组织活力。”社会联络部负责人表示。
2021年7月,中国作协社团工作会议暨业务培训在北京举行
维护作家权益,推进文学深度融入现代传播格局
“知识产权保护关系作家切身利益和创作热情,关系保护民族文化创造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第21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期间,徐则臣等十多位知名作家通过短视频呼吁全社会加强版权保护。
普法维权,水滴石穿。自成立以来,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权益保护办公室,以下简称“权保办”)和各团体会员单位不断加强作家权益保护工作,以切实有效的举措提升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在中国作协十大驻地,社会联络部设置法律咨询处和“加强版权保护开发、促进文学繁荣发展”展台,每位代表收到由权益保护办公室主编的《作家维权实用指南》和《作家维权实用手册》。
为营造全社会尊重和保护著作权的良好氛围,权保办及时发布普法知识及维权动态;吸纳一批在知识产权领域有较高成就的法官、学者及律师,提供政策解读、课题研究等服务;开展走访调研、专题培训、主题征文等进行全覆盖宣传,五年来累计召开座谈会30余次,举办普法讲座30余场,其中线上公开课有近万人次收看,受到广泛好评。
立法是法治社会龙头环节,为此,权保办与各团体会员单位积极探讨法律法规和相关司法解释的有效衔接,向全国人大法工委、财政部、国家版权局等部门建言献策,推动相关法律法规修改完善;通过文艺界“两会”代表、委员提交议案、提案,将作家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问题形成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在维权工作上,权保办利用协作机制,同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沟通信息、提供线索,严厉打击抄袭、盗版等侵权违法行为。与此同时,用心用情为广大作家、文学工作者提供专业纠纷调解服务,五年来为百余名作家解决纠纷,涉案金额900余万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大时间节点,为《党的女儿》《闪闪的红星》《霓虹灯下的哨兵》、臧克家诗歌等改编使用提供版权服务,依法保护“红色经典”合法权益,推动优秀文学作品在广阔舞台顺利呈现。
面临当前维权领域的新形势、新挑战,权保办积极识变、主动应变,建立“作家维权联络网”,筹备建立文学版权鉴定委员会,形成维权合力。还与上海版权交易中心合作,搭建完整、权威的文学IP转化平台,整合系统内版权资源,贯穿影视、游戏、动漫、有声读物、戏剧等产业链,加速新时代文学“破圈”传播、“跨界”生长,推动文学繁荣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